Posted on Sun, 31 Aug 2025, 09:01
© 粮农组织 / Sanja Knežević
罗马,2025年8月27日。国际植物保护公约(下称“IPPC”)新近通过两项诊断规程,以帮助各国准确检测和识别植物有害生物,从而加强防控治理策略。根据IPPC程序,标准委员会在8月诊断规程通知期结束后,将代表植物检疫措施委员会通过这两项新的诊断规程。
新通过的诊断规程分别为:第35号诊断规程《苹果根结线虫(Meloidogyne mali)》(2018-019),相关有害生物会侵染果树及其他作物;以及第36号诊断规程《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(Pospiviroid species)》(2018-031),相关类病毒会严重侵染茄科作物(如番茄和马铃薯)、观赏植物以及柑橘类水果。
准确诊断是植物健康保护工作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。尽早对有害生物进行可靠的鉴别能让各国迅速采取行动,防止有害生物传入和扩散,从而保障粮食安全、保护生物多样性并支持安全贸易。
诊断规程作为ISPM标准第27号《限定有害生物诊断规程》的附件,为实验室和植物健康主管部门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最低标准,涵盖了有害生物的准确诊断方法与国际认可的操作程序,以保障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与科学性。
影响全球作物与地区
苹果根结线虫(Meloidogyne mali)在亚洲部分国家已被广泛发现上报,在欧洲、亚洲和北美部分限定地区也有诊断出的病例。其主要寄主包括苹果树(Malus domestica)、榆树(Ulmus)和桑树(Morus),同时还可侵染其他果树、灌木和蔬菜。据称,在亚洲一国,线虫侵染已使苹果树生长减缓15–43%,果实产量大幅下降;而在桑树上导致的果实损失率更是高达50%。
与此同时,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(Pospiviroid species)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,可侵染多类植物。番茄和马铃薯是其最具经济意义的寄主,其一经感染,植株生长便会受阻,导致果实变小。此外,该类病毒还会导致马铃薯块茎呈纺锤状。除番茄和马铃薯之外,甜椒、柑橘、菊花及其他观赏植物亦为其天然寄主,这显示出此类病原体风险之广泛。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属易通过受污染的种子、繁殖材料、农具、花粉及部分昆虫媒介传播,因此要做出快速且准确的诊断尤为关键。
“新近通过的这两项诊断规程强化了各国植物保护机构手头的工具箱。”IPPC日常事务负责人兼标准制定组组长Avetik Nersisyan表示,“有了统一的诊断方法,各国能够更好地做出科学的决策,灾情预判与应对能力得以加强,从而有助于建立国际贸易信心。”
这两项规程由IPPC诊断规程技术小组制定。该小组由全球专家组成,定期审查和更新有害生物诊断方法,以反映最新科研进展。随着上述两项诊断规程通过,目前已正式纳入ISPM标准第27号的诊断规程总数已扩展至36项,进一步强化了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有害生物的协同工作。
标准制定组副组长Adriana Moreira表示:“通过为全球社区提供统一、科学的诊断工具,我们正在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和前瞻性的植物检疫体系。”
如欲了解已通过的诊断规程详情,请点击以下链接:
https://www.ippc.int/en/core-activities/standards-setting/ispms/
https://www.ippc.int/en/core-activities/standards-setting/notification-period-dps/